文 | 维辰
【资料图】
听过“双碳”目标,那你听过“绿色职业”吗?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正在悄然改变能源与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批“绿色职业”应运而生。
近日,媒体对新收录的碳汇交易师、碳排放管理员、再生物资回收挑选工进行了探访——到海洋养殖基地不买鱼虾,而为“买碳”;引导企业排水、排气、废物处理符合当地环保各项标准,制作产能优化的方案;废旧物资回收实现一键下单、“码”上就办……这些绿色职业都具有环保、低碳、循环特征,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绿色职业,前景可期。
自2020年我国向世界郑重作出“双碳”承诺,到绿色职业成为新就业领域重点,绿色职业受关注度持续升温。而由于“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覆盖面广、战线长等特点,人才供给无法满足激增的人才需求。对求职者来说,在行业发展早期入局,还能减少竞争压力,取得先发优势。
增强绿色职业吸引力,当前最重要的是给新职业注入更多确定性。
公安部刑侦局微博截图
前一阵子,“碳排放管理师(专业)技能证书”以及相关培训课程很火爆,考生付费后培训机构就杳无音讯。究其原因,还是“碳排放管理员”的职业建设体系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并未公布其职业准入资质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让不良培训机构钻了空子。
研究机构调研发现,“碳圈”从业人员显示出“哑铃结构”的断层状态,企业苦于现有从业者技能不足、中等经验人才短时难以补充,求职者却又多反映入行无门的情况, 一边是“求贤若渴”,另一边却“求职无门”。
错位背后,是绿色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再加上其往往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又没有过往经验作参考,求职者没有精进方向,有经验的入职者也担心被替代。看不清脚下的路时,踟蹰不前就在所难免。
完善绿色职业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系统性的人才队伍建设,是现阶段增强绿色职业吸引力的重中之重。
【作者】 杨悦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