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无锡研讨会在惠山区举办。一批专家和上百家在低碳发展之路上先行一步的企业代表闻讯而来,共同探讨“绿色制造新机遇”“制造业如何走好创新性绿色之路”等话题。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性命题,正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重新定义未来能源、产业、消费和区域发展。“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也是谋划推动碳中和的探索阶段、启动阶段。本次研讨会何以选择无锡作研究“样本”?
“作为万亿GDP城市和著名山水之城,无锡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率先探路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具有良好基础条件,也承担着特殊责任。”零碳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在经过深入调研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近年来,无锡在坚持生态保护工作基础上,从自身资源禀赋和城市发展特点出发,大力推进能源、产业和城市生产生活各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了“生态引领、全域低碳、重点领域降碳、试点示范带动”的碳达峰经验和“无锡模式”。
敢于率先
(资料图)
“净零碳城市”闯新路
先行先试,无锡的“碳索”有勇气。2020年,无锡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净零碳城市”的工作目标,并提出要较全国和全省提前1—2年实现碳达峰目标。随后,无锡在江苏全省率先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建设,通过重点打造零碳科技产业园、创设零碳基金等措施,加快形成碳达峰的“无锡经验”。
绿色发展渐成工业新时尚。京运通科技公司是位于惠山区的一家硅片生产企业,因为生产流程用水量大,节水一直是公司的“考题”。“这些厂房,有3栋在进行产品生产,一栋半则进行生产用水的循环处理,目前已经实现了50%—60%的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公司办公室主任冯良增说,由于从硅棒到硅片的切割产生大量粉末,并需要用水清洗,公司一年用水量大约50万立方米,“节水的同时还节约了企业的取水成本。”如今,这家公司已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正在冲刺国家级。
市工信局统计,2022年,无锡有2个园区入围国家级绿色园区,7家企业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企业入围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9家企业的产品入围绿色设计产品,入围数量创历史新高。作为无锡工业集中承载地之一,惠山区推动“共赴绿色未来”,目前仅惠山经开区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个,2022年68家辖区企业被纳入创建净零碳园区的报告主体,约80%的传统企业已完成智能化改造。
政策创新
“组合拳”护航低碳转型
在锡山区,红豆集团从2021年7月就实现了出口美国的11020条沙滩裤碳中和,并发起成立“长三角碳中和服装供应链联盟”。工业向绿的同时,企业也推进生态增绿。18亩的红豆运动沙滩裤碳汇林——红豆杉林项目,也于2021年启动。
政策护航,标准引领。从一开始有企业入围国家级绿色制造评价体系,到近年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批量化增加,离不开政府的护航。据介绍,惠山经开区为企业提供免费节能诊断,目前累计诊断近百家,三年将完成400家企业节能诊断,实现规上工业全覆盖。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我市启动绿色制造创建工作,建立了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2018年,无锡市全面开展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倒逼企业绿色转型。2021年,无锡市出台《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工信部、省工信厅授予的绿色工厂等单位,每年分档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政策“红包”连续激励,既把握了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又保护了企业利益,形成良性循环。2022年,无锡发布《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推动无锡制造业降本降耗降碳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推进新一轮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实现降本增效、节能降耗、减排降碳“三降”。这一计划中列入省“十四五”工业节能改造项目库项目49个,纳入2022年市级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库的项目67个。
星火燎原
绿色制造“长出”新模式
“2020年建设绿色工厂前,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752吨/万元,到2022年降低为0.498吨/万元,减碳排放33.7%。”在无锡戴卡轮毂公司厂房前,总经理谢化政如数家珍,成为绿色工厂后,公司不仅在绿色低碳发展上抢得先机,同时也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成为当地企业的学习榜样。
市工信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肖俊英说,“双碳”目标提出以后,2021年无锡高新区率先挂牌成立江苏省首个零碳科技产业园——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开展“零碳、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通过零碳产业园区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引领绿色低碳需要“引路人”,一批绿色低碳发展先行者“亮眼”。无锡联合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打造国内首个政府级别“能碳双控”管理平台,实现区域内能耗、碳耗全流程实时统计、精准跟踪和及时预警,并能一键采购绿电、绿证,连接碳市场,实现碳中和闭环。此外,无锡还打造了全省首个政府楼宇碳中和能源托管项目、零碳排放的新能源环卫车等。
调查发现,无锡市以绿色工厂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已经“长出”无锡模式:在新能源上的多予,在用能、用水上的少取,在原料上的循环,已经构筑起多措并举的工业向绿发展体系。企业、政府、社会三个方面,于发展目标、政策体系、价值认同上形成合力。截至目前,无锡市200多家企业列入2023-2025年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计划。(记者 裘培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