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刀的始祖为汉刀(又称环首刀),汉刀多为单手刀,刀柄较短,长度为58~114厘米不等,并且无一例外在刀柄外侧制成扁圆的环状,环首刀也因此得名。
唐刀的刀身是直刀,无弧度,刀脊有两种一种是平的,上面会镶嵌文字,一种是现在日本刀称之为“庵栋”,也就是刀背有脊线,这样的刀脊在高古藏刀中也有实物。这种刀刃靠近手柄部分厚度最厚,然后均匀递减到刀尖。
(相关资料图)
唐刀的锻造方法
在前朝各代的深厚基础之上,唐刀终于横空出世,它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在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之后,再加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的技术,形成了新式的中国战刀。
首先还是需要介绍一下覆土烧刃与包钢这两种当时先进的制刀技术。
一种局部淬火的技术。基本方法是以调配的泥土覆盖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后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当红热的刀身进入水中后,赤裸的部分迅速冷却,而有泥土覆盖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显,导致硬度与赤裸部位不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刀条不同部位淬火时的不同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与硬度成正比,与韧度成反比。
百炼钢:打制兵器时折叠锻打的一种传统制法,钢块需要打打烧烧、烧烧打打多至上百次。由于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质量有很大提高。
是在对于钢材有深刻研究与认识之后所发明出来的制刀技术,主要方法是在V字形坚硬的高碳钢中夹入较软的低碳钢。
在两层低碳钢中间夹上一块高碳钢。这两种技术都体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一制作上等刀剑的基本思想,亦使得钢刀拥有了极佳的韧性。
当然,在材料方面,唐代人依然下了很大的心思。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材——印度乌兹钢,即我们所熟知的大马士革钢(当时被称之为镔铁),被中国刀匠所青睐,成为高级钢刀的必备原料,平均价格超过普通上等钢刀的三倍。
在上述技术下制造出来的横刀在唐代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步骑两用,在造型上分为双手握柄以及单手握柄,造型依然继承了汉代环首刀的直刃,但去掉了汉代的环首造型。在实战当中基本都是单手横刀,双手刀一般都是用于仪仗。高级的横刀柄部以木夹裹铁茎,外缠丝绳,刀首包裹金属饰件,刀柄与鞘均镶金刊嵌玉,裹以鲛革,装饰华丽非常,反映出了唐代的大国风范。
唐刀首先打造两块硬钢,采用折叠方法打造,打造时温度控制在750-800度之间,折叠次数15次左右,有32768层,然后把两块有327687层的硬钢,和一块软钢夹在一起,加热到1300度左右,锻打,使三块钢变钢变成一块钢,然后延长到刀的其本形状,这时因为钢刀曾经加执到过1300度,这时表面已经脱炭,硬度变小,这时还要经过渗炭处理,使表面硬度加强,这道工艺现在好像已经失传了,之后就是前面说的淬火再后就是整形,打磨,抛光,这就是传统的有名的三枚合。日本刀是用一块玉钢打造,和唐刀打硬钢的方法一样,打好以后,打成20CM度左右的钢块,在准备做刀背的那面开一个V字的槽,深度是整块钢的三分之一,然后放入一条软钢,这时把钢加热到750-800度之间,和折叠锻打的温度一样,打成刀的形状,之后就是覆土烧刃,他的覆土方法和中国不一样,中国唐刀是一次性覆土,日本是多次覆土,每一次非常薄,还有层次的,所以日本刀烧出来就有一道非常明显的海纹,刀纹,这不是折叠花纹钢的花纹,真正的折叠花纹钢,由于层次比较多,是很不明显的,肉眼要很仔细才能看得到,唐刀是内软外硬中间韧,日本刀是刀锋锋利硬度高刀背韧,如果唐刀和日本刀刀锋对碰,日本刀一把变两把,唐刀是砍硬物的,日本刀是切肉的,本来刃口的夹角就不同,唐刀比较大,日本刀比较小,薄,
刀剑的锻造级别分类
刃长 (cm):71
柄长 (cm):27
刀身宽 (cm):3.1
刀身厚 (cm):0.6
全重(kg):1.35
刀重(kg):1.1
脱水古檀鞘,素装,两端中间手工包铜。
刃长 (cm):75
柄长 (cm):27
刀身宽 (cm):3.1
刀身厚 (cm):0.7
全重(kg):1.45
刀重(kg):1.0
脱水古檀鞘,失蜡法标准铜装。
豪华唐刀
刃长 (cm):76
柄长 (cm):25
刀身宽 (cm):3.2
刀身厚 (cm):0.7
全重(kg):2.0
刀重(kg):1.0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关键词: